星期二, 1月 22, 2008

SHIT!!! 股災啊!!!

今天恒指收報 21,757.631點 Down 2,061.23 (8.65%)...
不想它出現的股災終於都出現了...... 看著身家直線下降...... 心中真是百感交集啊~
早前的預測都落空了, 市場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而至今我還是決定了一股也不賣~
因我相信時間將會撫平一切的. 我個人預期, 就算今次真的步入熊市, 相信時期都不會太長, 情況有如當年美國911後進入小熊市相似. 當市場情緒回復理性時, 相信會反彈得很快的~
而我今後的對策都是積極儲蓄, 學好基礎分析, 好在低位再吸.



好!! 又上一課!!!

星期六, 1月 19, 2008

美國真的會衰退嗎?

星期六 - 無野做, 睇信報, 見到練乙錚今天的專欄幾有參考價值, 所以打出來做個記錄~


次按風暴到底有多強?

和新聞頭條的語調不同, 一般做學術或政策研究的人, 頭腦要冷靜, 不能給幾個業界數字或官員政客的幾句說話嚇倒。次按風暴發生後, 業界當然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斷提高嗓門喊救命, 政客(主要是美國民主黨)見有機可乘, 當然熱到跟進, 高級官員(主要是共和黨)當然不能政治上讓人覺得「見死不救」﹒ 於是便有各種虛虛實實的「救市招數」, 見此情況, 一般市民就算與決按無直接關係, 當然也會覺得問題很大了。但是, 做研究的人, 卻必須避免讓這一連串的「當然」抱著走, 喪失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 的確, 決按風暴形成立後, 便有一些研究界人士指出, 問題是大, 但並非到了駭人聽聞的程度。 月初在紐奧良市召開的美國經濟學會年會上發表講話的泰勒教授(Alan M. Taylor), 便是採取這種觀點者之一。 泰勒教授是加州大學戴維斯校區的經濟史專家, 用歷史比較的眼光去看待決按風暴, 筆者認為很值得參考, 遂撮其精要, 與讀者分享。

次按風暴有多嚴重, 可用它引起的直接損失金額來顯示。 有人說是五百億 ( 美元﹒下同 ), 有人說是五千億, 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合經濟委員會用的數字是一千億, 聯儲局認為一千億之數已然「達標」, 往後還會增加。 泰勒教授則作如下推算﹒ 全美決按總額為一萬三千億 ( 約為國內生產總值一成 ), 至去年十月, 決按斷供率為百分之十六, 現在是百分之二十左右, 假設百分之百的決按都斷供, 而所有斷供物業的價值下跌一半, 總損失便達美國 GDP 的百分之五, 亦即六千五百億。 這個數字, 可規作決按風暴直接損失的上限, 是貝南奇前日引用的數字的六倍半。 把它放在經濟金融史中看又如何 ?

為解答這個問題, 泰勒教授引用 Reinhart & Rogoff 數據集 ( 見昨日本欄文章 ) 。四十年來, 發生於工業化國家的十八宗最大的銀行金融風暴所引起的損失, 化作 GDP 的百分比, 可分成兩組, 頭一組五個國家﹒ 損失百分比最高為日本的百分之二十四, 最低為瑞典的百分之四 ; 這五個國家都因風暴而進入衰退。 其餘十三國, 風暴引致的損失額, 都在 GDP 的百分之三或以下, 並不曾引起衰退, 只不過經濟增長稍為放緩而已。 從這些事例看, 若次按損失果然接近或達到泰勒教授給出的上限, 則美國陷入衰退, 似無可避免, 但亦只是相當於上述「五大」風暴中的最弱一個, 故衰退的話, 亦是輕微而已。 若損失總值最終為貝南奇昨天所引的三倍即三千億, 佔GDP 百分之二點五, 比八四年的儲蓄互助社危機引起的百分之三損失還要低, 達不到衰退門檻。

香港人或對上述 R&R 數據集不熟悉或無感覺, 筆者提議兼97年亞洲金融風暴對一些國家造成的損失再作比較。 那次金融風暴, 損失最大的是印尼, 為 GDP 的百分之五十五, 其他依次為泰國百分之三十五, 南韓百分之二十八, 馬來西亞百分之十六, 台灣百分之十二, 菲律賓百分之7 ,俄羅斯百分之六。【註】相比之下, 次按「風暴」, 頂多可說是「清新而疾勁」的無定向風 ( 不知吹到哪個國家里 ), 有可能「達到列風程度」而己 , 與十級颱風相距還遠。

但是, 為什麼全世界都被次按風暴弄得神經堅張﹒ 如臨大敵呢筆者認為, 原因有兩個。首先, 這是金融全球化的結果。 大量決按自按揭公司批出後, 經收集、重組、證券化, 賣給世界各地的投資機構, 然後一部分再以基金形式賣給散戶, 哪國「中招」, 哪家公司「中招」, 誰人「中招」, 到現在還不是很清楚, 就像「猜領袖」遊戲, 堅張氣氛便由此起。 其次, 美國的經濟大, 一、兩千億美元的損失, 按目前經濟環境看, 不會帶來衰退, 但若某一些較小的國家多買了這些次按證券, 後果卻可以很嚴重。 些二原因, 都可說是金融全球化惹的禍; 但是, 從另一角度看, 卻未必如此。 一般來說, 投資風險分散到全世界, 美國的損失, 部分由其他國家的投資者承擔了 , 美國本身不陷入衰退, 對全世界都有利, 至於現在手頭上擁有大批次按證的國家或散戶, 是否有理由指責美國嫁禍給他們呢?

向美國購買大批次按證券的, 絕大多數是外國機構投資者, 這些公司, 理論上應該做足功課, 研究清楚次按證券的風險 / 收益比例, 才可大手入貨 ; 如此, 投資結果見負, 主要便是運氣、眼光的問題, 如果只憑聽信幾間證券評級社的資料便斷然買大 , 未免太過草率。 散戶無知, 亦無時間能力做好研究, 現在損失了, 怪責美國按揭公司借貸過分隨便, 還有點道理, 但對機構投資者而言, 則應該反求諸己, 才是金融全球化之下的正確態度。

作者: 練乙錚

: 參考世銀文章 “Bank Insolvencies: Cross-country Experience”, G. Caprio and D.kingebiel, 1996

星期三, 1月 16, 2008

絕望之日

昨晚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又趺!!!
12,501.110 Down 277.04 (2.17%)
今天恒生指數大趺!!!

24,450.850
Down 1,386.93 (5.37%)
上海A股指數都趺!!!
5,552.46
Down 161.06 (2.9%)



而我一直對其信心的HSBC亦趺至 $115.....瑞安 $8.04...中人壽 $33.45... 中國銀行 $3.31... 亨泰 $1.22 ...
這一切都遠超我所想像的......
當然, 我無可能在現水平沽出我所有持股, 因我相信未來其股價必會再回升的~
我現在真正損失的只是機會成本, 但無論如何, 相信短期內我心裡都不會太好過了......
這段時間都係時候要用來好好學習基礎分析的方法, 因我唔可能再接受因的自己的無知而令自己出現今天的境況.....

本人今天內心的真實反映 Onz

星期三, 1月 09, 2008

今天我可能作出了跌市以來最好的決定

今天恆生指數收報27,615.85. 早段先跌後回升502.95點, 相反美國道指昨晚大趺238.42點.
自美國次按風暴開始至今, 已有不少日子是美股趺,但港股上升的情況出現~
這是不是正反映出美國對港股的影響已經開始因中國市場的堀起而減弱呢?
在我看來的確如此, 所以今天我不改用 $38出價來增持2628, 最後幸運地以$37.75成功買入~
而這亦是我在趺市以來最滿意的一次交易~ (至少我目前係咁諗)
我相信我所相信的, 而我亦清楚我所做的決定, 後市的發展會證明一切~
一切就由他去吧
~
~